甚麼情況下可以追求高風險投資 | 投資觀念 | 雨果

潛在報酬越高,風險就越高,這是在股票市場很常被提及的一句話,也是身在股票市場裡的投資人最難拿捏的分寸,許多人進行投資只是想獲得比通貨膨脹更好的報酬率,不要讓資產貶值即可,有的人投資股市是為了想要提早財務自由,或是靠股票投資翻身致富,成為身價數千萬上億的有錢人,對於在準備退休金或是想提早財務自由的人來說,甚麼樣的風險是可以承擔的呢? 本篇我們將針對退休需求族群來探討,在盡可能追求更高報酬率的情況下,可以承擔哪些風險。

以下探討的範圍將會局限在以操作指數型ETF為主,因為如果涉及個股投資,風險與報酬都會超過可評估範圍,運氣好的買到翻漲10倍的股票,運氣不好買到下市的股票,這樣極端的情況一旦發生,就會把評估內容完全推翻,在本部落格也建議,要存退休金,主力以指數型ETF為主,個股以小額投資即可,避免極端情況發生。

在退休資產組合裡,最普遍的就是股債組合,以美國市場舉例,相當大多人最簡單的搭配方式就是用 VOO 或 VTI 搭配 BND 投資美國市場,若是投資全球市場,則可以用VT搭配BND 與 BNDX,或是 VT 搭配 BNDW,作為全球股債市場的組合。依據不同的比例搭配組合,年化投資報酬率可以介於3%至8%之間,若是單純只投資美國股票市場 VTI,以綠角統計從2007年至2019年的年化報酬率可以達到13.4%,排除2009年金融海嘯後大漲的時間,自2010年到2020年3月底來計算,年化報酬率也有10%。

我們都知道,如果採用股債比例搭配,波動率會降低,年度最大獲利與最大虧損都會縮小,好處是股市大跌的時候,你的資產損失會比完全投資股市要來的小,但缺點也是股市大漲的時候,你的獲利也會比完全投資股市要來的小,如果拿股債搭配取得年化報酬率5%與提高或甚至完全只投資股市可獲得年化報酬率10%相比,以20年長期累積下來的差距會差到2.5倍(20年累積報酬率265%比上673%)。

但如果簡單的用年化報酬率來計算累積報酬,這就會是一個錯得離譜的估計方法,不要忘記,年化報酬率是以當下的統計時間往回推算的一個數值,計算的僅是起始值到終止值兩個數字的差距,給予以年為單位的統計報酬,換句話說,過去20年來,每一年的的報酬有高有低,有正有負,絕不是以年化報酬率每年5%,就當作每年都可以穩定的獲得5%報酬來看,股市每一年每一天的波動,都同時影響著換算當下的年化報酬率。

所以,時間就成了投資是否獲利最關鍵的因素,這裡指的不是時間的長短,而是你計算獲利或虧損的時間點,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以下圖為例,A視為全股票市場的ETF,B則為股票搭配債券的ETF,B的波動率約為A的50%,假設同一個時間投入一筆資金在A與B不同的投資組合標的,線型圖依據投資報酬率畫出20年後的走勢圖。

投資觀念

我們先解釋這張圖表,特別注意圖中標示出來的幾條綠色虛線,第一條綠線可以看到,投資5年後碰到股市大跌,雖然前幾年A的表現比B略好,但股市大跌後,A的報酬率就明顯比B低了,這時候A與B都是呈現虧損的狀態(紅色虛線以下),此後股市表現開始恢復,經過第8年時,A已經恢復正報酬,而且報酬率也比B高了,到了第10, 11年,A的報酬率表現明顯比B高出許多。

但好景不常,第12年又碰到股市崩盤,A的報酬率變成-10%,而B剛好持平,資產回到12年前水準,隔年股市又開始翻正,並且一路向上直到第20年,A的表現又遠遠超過B的表現了。這個圖表表示的是一段長時間的股市投資狀況,A的波動率較大,大漲的時候可以年獲利20%,大跌的時候也可以一年跌掉38%,B代表的是波動率較低的股債組合,波動範圍介於10%與-19%。

投資是否獲利,關鍵在於你評估的時間點,如果你是在投資後的第5年來評價,你就會看到投資是虧損的,-20%的虧損可能讓你想要離開市場,覺得乖乖放定存都還比較好,如果你是用B的方式,-10%可能還在你能忍受的範圍,你會繼續持有投資資產。

如果你是在第10年評估,你又會覺得全股市的投資才是比較好的方式,A的整體資產增值比B還要多了20%,同樣的若看第12年,可能又會後悔之前高點時怎麼沒有賣掉股票換現,現在又全部虧回去了,白白浪費了12年還虧錢,投資B的人雖然獲利歸零,但是看看A的情況,可能還慶幸還好自己沒有虧錢,只是白忙一場。如果A與B兩個投資都撐住沒有中途賣股離場,在20年後兩個人都投資獲利,而勇敢以全股票參與市場的人獲得了比股債搭配更高的報酬率。

如果是在第5與第12年來看投資績效,發覺不管哪種投資方式都是虧錢的,只有B在第12年可以持平,若在第10與第20年來看績效,參與股票市場的報酬是豐富的,甚麼時間點來看投資績效決定了你的投資報酬好壞。如果你決定以參與整體市場走勢的方式來投資,其實平常我們不太需要關注當下的投資報酬率,只有在你需要賣出股票換成現金,實現投資結果的時候,這個時間的報酬率就是真正的結果了。

舉例來說,如果你剛好在第5年的時候需要賣出所有股票變現來支付一筆大筆的款項,你的投資報酬就是負的,而且選擇B的人虧損的會比較少,如果你是第10年才需要賣出部分股票變現,那你的投資報酬就是正的,而第5-7年那段時間的負報酬對你來說只是一個過程,並沒有讓你真的賠錢,同樣的如果是第12年要賣股換現,這就會是一筆很糟的投資,如果是第20年才要變現,這就又變成一筆好的投資。

說這麼多,決定投資績效好壞的關鍵時間點就是「你甚麼時候需要賣股變現」,其實大多數人都沒有設定這個時間點,大多是盡量投資買滿持股,希望漲多跌少,如果碰到股票崩盤的時候,當下不需要賣股變現的人,或許耐得住性子就可以慢慢等股市回穩回到正報酬,如果剛好要買車、小孩要繳學費、或是需要繳一大筆醫藥費,那麼被迫實現虧損賣股變現就是不得不的選擇了,有哪些投資目的是需要設定時間點的呢?

我們舉幾個例子,第一目標就是退休金了,如果你目前的年齡是30歲,預定退休年齡是65歲,那麼你需要變現的時間就會是35年後,而且不會需要一次全部變現,只需要提領足夠一年使用的生活費即可,這個時間點就很明確,預定變現時間是35年後,而且可能只需要賣出3%-4%換成現金,就算當時碰到股市大跌,也不至於太吃虧甚至實現虧損。如果你在25年後,也就是55歲的時候就實現財務自由,覺得這些資產已經夠你與家人過生活了,你不想繼續在職場上勞累,你也可以提早退休,這個時間點就變成不固定的,可以彈性調整開始提領變現資產的時間,所以你當然不會在股市大跌的時候選擇退休,至少可以延後個幾年,等股市回漲到一個水準的時候在退休。

另一個短一點的目標可能就是小孩子的教育基金,小孩學費最貴的時候莫過於幼稚園時期與大學時期(這裡先排除私立學校的選項),小孩6歲進小學後,公立學校的學費壓力會輕很多,這時候可以每年幫小孩投資一筆錢當作大學學費,18歲高中畢業後將這筆錢變現當作大學學費,這段投資時間有12年,可能剛好經歷一個完整的股市高低點循環。

退休時間其實大多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如果剛好碰到股市表現不佳的時候,還可以延後個幾年在退休,但如果你的變現時間是很固定沒有彈性空間的,譬如小孩的教育基金,那建議你最好提早幾年開始準備做資產轉換,將高風險投資逐步轉換到低風險投資,尤其是即將要用錢的最後1-2年,譬如股債比例8:2逐步調整為3:7,或是甚至全部賣出改放銀行定存,避免剛好要用錢的時候碰到股市崩盤,全盤打壞你的投資計畫與目的,被迫實現虧損。

同樣的想法應用在退休金上也是可以,如果你很確定在65歲的以前就一定要退休,你就可以提前5年,在60歲開始就做資產轉換,譬如在64歲前就將股債比例調整到4:6,這時候你想要提前退休也可以,再多堅持一年,將股債比例調整到3:7,或甚至賣出部分資產轉換到定存也可以,千萬不要在自己設定的65歲的時候才要將資產一次全部調整成3:7股債比,因為你只要剛好那一年碰上大跌50%的股災,你的退休計畫一定會嚴重受到影響。

投資觀念

那我在累積退休金的時候,是否可以追求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方式呢? 我的建議是「可以」的。但這個建議前提是僅使用指數型ETF進行投資,而不是單壓幾檔有可能會有歸零風險的投資商品,以前面的退休金當例子,30歲到65歲有35年的時間,前面30年可以勇敢地單壓VTI或VT全股票ETF,只要心裡夠穩定,清楚認知這筆投資是賺是賠是在60歲的時候才決定,那這30年的過程中就只要固定存好一筆錢買入即可,30年下來的報酬率有非常高的機會會比任何股債比例搭配的結過要來的好,在退休的前5年再來做資產組合轉換,這30年期間千萬不要被動搖。

我打算5年後要買車可以怎麼投資呢? 如果只是要準備一筆100萬左右的買車款,不建議靠股市投資來加速,5年後要買車,每年只需要存下20萬就可以達到,用以上提到的方式來操作並不一定會加速購車金的累積,還可能5年後面臨虧損,除非你的買車期限也是彈性的。可以考慮換一個方式,改買台灣高股息0056或是美國高評等的公司債領利息,如果本金存的夠多,利用每年領到的利息來分擔汽車貸款與花費,在不賣持股就不會有實現損益的情形下,或許也可當作是另一個方式。

結論,如果心裡能夠清楚的知道這筆投資需要實現損益的時間點是何時,只要時間夠長,過程中可以不受影響不賣出持股,是否一定要做股債搭配或許就沒有一定對的答案,夠長的時間可以降低必須要實現虧損的風險,夠長且夠有彈性的時間才能讓投資人放膽去追求全股市的高風險報酬。當然,股債搭配與適時再平衡也是一種降低風險提高報酬的手段,如果主動操作得當,也是有機會可以超越單純全股市的指數投資方式。

原文出處:點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內容,僅為過去歷史案例或心得分享
所含訊息僅供參考,不代表操作建議亦不保證所提供資料及數據之準確或全面性
內容亦不構成要約、宣傳、誘使,或建議推薦買賣所述 的任何有價證券或金融商品
投資人應自負交易風險

【美股研究室相關社群,歡迎加入一同研討】

我們的社群 - 訊息取得
Facebook:https://fb.me/us.stock.lab 👈 直接點選
LINE@:https://lin.ee/2fe840m 👈 直接點選
Telegram:https://t.me/usstocktalktw 👈 直接點選
MeWe:https://mewe.com/p/usstock 👈 直接點選

我們的社團 - 討論交流
Facebook 社團:https://bit.ly/3jkIC6n  👈 直接點選
Line 社群:https://bit.ly/2BPCS4n  👈 直接點選

數據研究 - 專家區塊
DISCORDhttps://discord.gg/FKHd8hAkPg  👈 直接點選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