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的電動車與自動駕駛 | 市場動態 | Vincent




今年最火紅的投資領域莫過於新能源電動車 (EV),從年中特斯拉一股衝上 2,000 元後完成拆股 (1 拆 5),再由第四季中國電動車三巨頭 (蔚來、理想、小鵬) 完成接力,而蘋果更於年底透露將於 2024 或 2025 年正式推出 Apple Car。經這一連串的消息刺激市場,不去關注這領域都有點困難,而未來 10 年正是電動車板塊大爆炸的黃金時期。本篇就讓我們來探索新能源電動車板塊究竟涵蓋哪些部分,而就市場投資我們應當作什麼準備。

目錄




▎1. 科技不斷改變我們的生活型態


在過去的 10 年,相信每個人都被智慧型手機制約了,只要手機遺失或是損壞,不管是維修或是買新的,你都會用最快的速度讓他重新回到你身邊,因為沒有了手機你將在這個世界 "被消失"。沒錯,過去 10 年是個人通訊變革的時代,手機、手錶等穿戴式裝置在過去 10 年帶動通訊革命,改變人類的生活習慣。而這些裝置整合大量的應用,讓小小的一台手機取代許多原本的工具。例如相機、計算機、羅盤、手電筒、錢包、地圖...等,這難怪我們幾乎不能沒有他。

好了,那除了手機人類還有一項相當重要的工具正等著蛻變,那就是 “ 汽車 ”。也是未來 10 年個人通勤模式發生重大改變的時期。



▎2. 疫情過後加速的生活改變


本次疫情給大家留下一個印象,那就是盡可能避免人擠人,遠離人多的地方。因此交通匯集地如車站,地鐵、捷運就是人群最為複雜的出沒處。如果有一種方法不經過這些地方也能將你送達,而且可能更省時更省錢,又可以空出時間做其他事情,那我們絕對會改變我們的習慣,而不再去人潮眾多的地點。

我們個人身上的裝置似乎已經沒甚麼東西好再添加上去了,何況越加越多好像本末倒置,不如就向外擴張移動到交通工具上。因為人類幾乎每天都需要通勤,交通工具成為你使用度相當高的設備之一。而我們城市設計的基礎,也環繞在我們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來決定他的樣貌。電動車是近來最受矚目的革新,這項革新並非僅由燃油轉向電池能源,真正的改變來自於自動駕駛的技術,以及他所整合的科技應用。你說他是車嗎?我更認為他是移動辦公室。一個能讓你在上面連網工作,並且可轉移活動目的的乘載空間,發展到最終你甚至認為他不是一輛車。


所以想像一下,未來你出門根本不需要花多餘的時間等車、轉乘甚至開車,那自動駕駛所帶來的便利就會是前所未見的。而且搭配手機,叫車服務、付款都無比的便利,甚至隨時查詢旅遊、餐飲等豐富的資訊讓我們完成自由度更高的旅途。順帶停車的問題也一併被解決,他能自己去找停車位,或閒置時間他可以幫你去載客賺錢。車子在過去是最可怕的損耗品,停車費、維護保養都是極高的成本,但如果自動駕駛可以替你省下停車費,還能出去賺錢,那車子究竟是損耗品還是生財工具,相信在那個階段會有明確的答案。

而現在開始,電動車大約要花上 10 ~ 15 年的時間進化,這段期間正好把老舊車款給替換掉,連同改變交通設計,重新規劃道路與號誌,就如智慧型手機花了 10 多年走到今天的地步,這些都需要時間去讓它改變。而手機這 10 年造就了多少公司的巨大成長,你就可以開始無限想像當有自動駕駛後,又會帶來多少的生活型態改變,哪些公司與產業將參與其中。這個發生將會是必然的,因為各國政府陸續宣布行政命令或立法,於 2035 年前禁止銷售汽柴油引擎的新車,因此我們今天要探討的,當然是如何佈局這些產業的股市投資。



▎電動車領域包含哪些區塊


整個電動車相關領域相當廣,如果拿他與智慧型手機產業的對照,大致可以發現如下。

1. 自動駕駛軟體與感測器 (對照:APP 及相機)

這部分目前就屬特斯拉做的最完整數據量最大,透過大數據學習才能不斷的去改善系統,提升自動駕駛的判斷能力。因此不單是車體,軟體或許才是真正的決勝關鍵。就如蘋果手機幾乎都不是以硬體規格取勝,但是他軟體的整合性、流暢度及界面都更讓大眾喜愛,因此打下不可動搖的基礎及江山。


而軟體要強大就得透過有效的感測系統給予反饋,目前感測技術分別有遠端雷達、照相錄影機、光學雷達、短、中程雷達、超音波這幾種類型,當感測接收資訊後還要經過一連串複雜又快速的運算來控制車體 (傳感器層 → 驅動層 → 信息融合層 → 決策規劃層 → 底層控制層),因此進入門檻可謂不低。自動駕駛技術非一蹴可幾,都要經過長年累月的修正後才有辦法提供,並依據等級來進行輔助駕駛。而大家關注的特斯拉總算進入最終階段,初步開始陸續提供 FSD (Full Self-Driving) 全自動駕駛更新,這是相當令人期待的。


L1:輔助駕駛 (Driver Assistance)
L2:部份自動駕駛 (Partial Automation)
L3:有條件自動駕駛 (Conditional Automation)
L4:高速自動駕駛 (High Automation)
L5:全自動駕駛 (Full Automation)

Tesla 的 AutoPilot、Google 的 Waymo

2. 電動車製造 (對照:手機裝置)

除了特斯拉,其實電動車還有相當多的品牌,只是特斯拉名氣實在太大讓我們有所忽略。然而今年中國電動車三巨頭蔚來、理想、小鵬因為股價飆升,讓許多人也注意到 (單是中國可能就不下 10 多家造車業者)。造車本身就是一項門檻相當高的行業,一輛車有上萬個組件需要進行拼裝,還要囊括銷售、維修、保養、救援一整串的服務環節,沒有資本根本無法進入這領域 (看裕隆在 Luxgen 投資與經營有多艱辛就知道)。

造車廠如:TSLA、NIO、XPEV、LI

3. 充電樁建置、電池生產、電網布建 (對照:行動電源、無線快充)


汽油提供傳統汽車動能,因此需要加油站。那電動車就需要充電樁,而充電樁能源傳輸就需要電網建設來供給電力。充電也是相當複雜的結構,如果未來大量的電動車都需要充電,沒有強大的電力配送與計算分配,整個供電系統肯定崩潰 (大家下班都回家充電)。而智慧電網負責的工作就包括用電尖峰配電、充電模式或選擇離峰充電更為省錢,而且還要考慮該車輛的電池容量與充放電速度,這些都要透過電腦中心收集資料即時運算來配置。而充電樁建置也需要場地配合,就牽涉到場地的取得及合作經營,延伸的服務就多更多。

例如:SBE、GP、BLNK、QS 就屬這類型上市公司

4. 共享租賃服務 (對照:雲端空間服務)

這邊提到的並非一般車用租賃,而是自動駕駛型態的乘載租賃。當然,自動駕駛都未普及,因此本項服務自然就還沒辦法展開。最有可能接軌的就屬 UberGrab 這類已經成熟的服務供應者 (但還要看電動車商願不願意配合,搞不好自己來更有可能)。未來你只要把自家的車透過某種方式登記到平台,並由平台方進行攬客的服務,這樣你就可以賺外快了。至於如何攬客、怎麼計費,車子閒置時要停在哪裡我們都還無法想像。而且最困難的應該是法規,因為這改變真的很大,也會讓許多人瞬間失去工作,從任何角度看來這都不是開玩笑的,但我們卻也相當期待這時代的到臨。

5. 週邊輔助、資安與保險 (對照:機殼護貼、生物辨識損壞保險)

既然車子可以連網,那網路安全就很重要,以後汽車製造商也必須建立強大的防火牆系統才能萬無一失,不然就會像電影玩命關頭第八集情節,所有車都可以搖身一變成為犯罪工具。目前部分國家也開始設置相關法令,如英國保險協會 (Association of British Insurers) 和當地的車輛安全研究協會 (Thatcham Research) 正推動新的自動駕駛車輛數據的相關法律。讓保險公司在特定狀況下能夠查看數據,確保事故後的責任歸屬。

例如:黑莓 BlackBerry  ( BB ) 收購 QNX 成功轉型,車用安全系統也獲得大量應用

保險特別有意思,一般車子保險是保車碰車,而車碰車想當然多數都是人為造成。那如果進入自動駕駛,駕駛者當然就是自動駕駛軟體本身,那保險我們這下是保軟體瑕疵嗎?也就是說我軟體賣你順便賣保險,如果出事你再賠我...這感覺好像哪裡怪怪的。不過既然沒有駕駛者,未來行車保險的方式肯定也會帶來與現在不同的變化。

而說到週邊就太多了,車用週邊本來就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包括道路號誌燈、輔助辨識、飄移球形輪胎各種新玩意。只是電動車的週邊都以更科技化的型態呈現,甚至有連網或 A.I 的輔助功能,這樣才稱得上科技未來。

6. 實體場域服務與改變

休息充電站、汽車旅館、百貨公司、停車場,這些場域不但提供停車,也能提供充電或其他服務,甚至以後這些場域才是真正的轉運站。當客戶需求產生變化,提供的服務自然也會因此而改變。現在很難想像未來車水馬龍將是透過一個智慧物體把人載來載去的,但每台車之間可以相互溝通不碰撞,就像網路傳輸資料的封包一樣,送出後不知怎麼運作的它就抵達了。(遺失封包另當別論囉!XD)

上述裡面涵蓋許多上市公司無法全數列出,只能說未來 10 年如果要投資,這個領域的成長絕對少不了 (看看特斯拉就知道)。最終就與智慧型手機市場一樣,整個產業上下游串起一個相當龐大的服務供應鏈。或許我們錯過上一輪智慧型手機的布局,那這一局千萬要趕緊想像一下,提早規劃佈局。

上述六大領域,都將會誕生不少新公司來提供商品及服務,形成一個龐大的生態系。而其中特斯拉很可能佔據多個領域,相當類似網路公司中的 Google,如果你只把特斯拉看成車廠,說他市值為什麼可以超越其他傳統汽車公司,那就表示你還沒看明白這些差異。

附註:還有一個很奇特的改變,那就是你以後不會在電視新聞上看到馬路三寶趣事、行車紀錄器這些奇奇怪怪的事故新聞了。



▎傳統車廠的逆襲能否成功



很多人會說原本的汽車大廠一腳踩過來不是更快!?這只能說他們的確會這麼幹,但不容易真的是不容易。不但技術不容易、整合不容易、思維更不容易,何況還有大量的舊包袱。新型態的電動車廠,可以說是雲端科技與高端軟硬體整合技術的結合,以思維來說都是看如何讓數據轉變成服務,讓車變的與過往不一樣,變得不只是一台車,就如智慧型手機的變革,已經不是只用來打電話的。

由於傳統車廠偏向機械製造,主要環繞在性能與安全性思維,這幾年的輔助駕駛配件,也都是強調安全性 (例如車道偏離輔助警示)。但車輛行駛收集的數據遠不及電動車廠,因為在基礎上它們出發點就不同。而傳統車廠最大的包袱來自於汽油車已經有了龐大的市售量,這些車子每年都還需要投入大量的維護與維修零件供應,技師訓練。如果要脫離這些已存在的包袱,可能另外投資或買下一家新車廠來的比較實際點。



▎就從2020尾聲來布局未來10年


今年大概是多數人有生以來體驗最特別的一年,因為這特別的體驗肯定才能改變固有的思維模式,疫情其實是人類進步相當好的催化劑。在 2020 年末或許可以認真思考接下來的 10 年變化,需要怎樣的市場布局策略才能讓你再賺 10 年玩虐大盤。未來我們將會陸續以下列三大板塊作為觀察的投資重點,就讓我們一同學習成長吧!

  • 新能源電動車
  • 先進醫療 (基因檢測、遠距醫療)
  • 數位貨幣 (比特幣、區塊鏈)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內容,僅為過去歷史案例或心得分享
所含訊息僅供參考,不代表操作建議亦不保證所提供資料及數據之準確或全面性
內容亦不構成要約、宣傳、誘使,或建議推薦買賣所述 的任何有價證券或金融商品
投資人應自負交易風險

【美股研究室相關社群,歡迎加入一同研討】

我們的社群 - 訊息取得
Facebook:https://fb.me/us.stock.lab 👈 直接點選
LINE@:https://lin.ee/2fe840m 👈 直接點選
Telegram:https://t.me/usstocktalktw 👈 直接點選
MeWe:https://mewe.com/p/usstock 👈 直接點選

我們的社團 - 討論交流
Facebook 社團:https://bit.ly/3jkIC6n  👈 直接點選
Line 社群:https://bit.ly/2BPCS4n  👈 直接點選

數據研究 - 專家區塊
DISCORDhttps://discord.gg/FKHd8hAkPg  👈 直接點選

我要留言